孩子对学习厌倦,哪个的责任
国内一位著名的精神剖析治疗师过去说过:假如想要一个孩子厌倦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告诉他学习有多么要紧,学习不好就什么也没了。他的意思是说,由于不断地强调学习作为一个方法对于将来的重要程度,就将学习本身的乐趣不断地削减再削减,直至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是毫无意思的一件事情。学习的目的取代了学习的过程,那样势必带来对过程的厌倦和不满。
凡是在某一个范围获得伟大收获的人,都是那些一直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进行的事情充满乐趣的人。非常难想象一个不喜欢绘画的人会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来,一个不喜欢钻研的人能在科学研究的世界里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爸爸妈妈极少有不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的,他们在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就很重视对其兴趣的发现、引导与培养。遗憾的是,不少父母所采取的培养孩子兴趣的办法总是正好是让孩子失去兴趣的魔咒:学吧,学吧,把这个学好了,以后就不愁没好的学校上,不愁没好的工作做。
我咨询过不少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充满疲惫感和重压感,在喃喃自语中追问:我以前对学习挺有兴趣的呀,为何到了高中三年级后就不可以了呢?一想到目前这么紧张的学习就是为了高考考试,我就感觉学习一点意思也没了。这是为何呢?一个高考考试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扑灭,更不要说从小到大假如爸爸妈妈不断地在孩子耳边唠叨学习的重要程度、考试成绩的重要程度所带来的后果了。
倘若好好学习、好好学习不是孩子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爸爸妈妈反复需要的任务,那样大家可以得知孩子会对学习产生出哪种情绪来。我了解,当今的中国社会,绝大部分爸爸妈妈最关心的都是孩子的学习成绩问题,假如你看这本书的一个要紧动机是想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的话,那样我要说:
学习的问题一直都不是学习本身的问题!
在此之前所列举的案例已经非常不错地说明了这一点,当孩子的情绪问题、心理疾病得到解决的时候,学习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确实有IQ很低下的学生,也确实有存在注意力缺失障碍、阅读障碍、逻辑推理障碍等问题的孩子,他们在学习上遇见了不可克服的非主观原因,需要探寻学习以外的出路。但,如此的孩子在人群中是极少数。倘若你的孩子正好是这个人群,我想,你自己也不会对孩子的学习抱什么太大的期望,只期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地长大、能拥有基本的存活的本领就好。父母之所以会焦虑孩子的学习问题,常常都是由于他们的孩子各方面都非常正常,却就是不喜欢学习、不认真学习,于是挖空心思来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有毅力。
学习需要积累,假如一个孩子拉下了太多的学习债务,那想要再来弥补就非常困难了,因此,学习问题需要越早解决越好。